疫情期间,家长该如何避免家中儿童耳鼻喉科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dfzd/
_

科学防护,防御新冠状病毒肺炎

_

疫情期间,家长该如何避免家中儿童

耳鼻喉科异物“急诊”的发生?

_

科普时间

在家的日子,家长对小朋友们有了更多的陪伴。作为一名耳鼻喉科医生,在这要温馨提醒大家,享受幸福生活之余但也要警惕一些儿童耳鼻喉科异物急诊的发生。

划重点

01

鼻腔异物

常见原因:外来异物因为各种原因进入并滞留于儿童鼻腔。常见的异物有各种籽类,金属异物(螺丝,纽扣电池,金属球等)、橡皮、药片、植物(如各种坚果,决明子,黄豆、青豆)等

临床表现:单侧鼻腔鼻塞、脓涕,或伴有鼻出血,长时间异物滞留可导致鼻窦炎、头昏、头痛等症状的发生。

_

图1:X线平片:右侧鼻腔异物(纽扣电池)。A侧面观。B正面观。

图2:鼻腔异物示意图。A.左侧鼻腔异物。

B.左侧鼻腔异物导致感染后脓涕。

如何避免:尽量让儿童远离金属异物(螺丝,纽扣电池,金属球等)、橡皮、药片、植物(如各种坚果,决明子,黄豆、青豆)等。并告诉宝宝不能将这些异物放入鼻腔里。

___

划重点

02

咽部异物

发生原因:咽部异物也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通常那些易被发现和取出的,一般不致严重后果。但若处理不当,延误病情,就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病。常因饮食不慎、误咽鱼刺、肉骨、果核。儿童常因嬉戏时,将各种小玩具,硬币等放入口内,哭笑跌倒时异物坠入咽喉部。

临床表现:异物多留存于腭扁桃体及其上隐窝,舌根或会厌谷多为细小异物。症状因异物种类及刺入部位不同而异,常自觉咽喉刺痛、异物感,吞咽时加剧,患儿有时会指出疼痛所在部位。若异物较大,多有吞咽困难;刺激喉粘膜可有咳嗽甚至引起粘膜水肿,继发感染,发生脓肿等,如肿胀阻塞喉入口,可导致喉梗阻。

图三:咽部异物A.X线平片。B.喉镜下咽部异物(硬币)。C.用异物钳钳取异物。D.异物已被取出。

图四:喉镜下钳取异物(鱼刺)。

如何避免:尽量不要给小朋友吃带刺的鱼,可以选择鳕鱼三文鱼这样营养丰富刺又少的鱼给小朋友。

___

划重点

03

外耳道异物

常见原因:外耳道异物多见于儿童,常在小朋友相互玩耍过程中把手中小玩物如:小珠子、纸卷、粉笔头、小砂石等塞入耳中或者在睡觉时各类小昆虫飞入或爬入外耳道。异物的种类,动物性(昆虫等)、植物性(如谷类、豆类、小果核等)及非生物性(如石子、铁屑、玻璃珠等)。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因异物大小、位置、种类而异。小而无刺激性的非生物类异物可不引起症状。活昆虫等动物性异物可爬动骚动,引起剧烈耳痛耳鸣,使人惊恐不安,甚至损伤鼓膜。豆类植物性异物如遇水膨胀,可阻塞外耳道,引起耳闷胀感、耳痛及听力减退、并可继发外耳道炎。锐利坚硬的异物可损伤鼓膜;异物刺激外耳道、鼓膜偶可引起反射性咳嗽、耳鸣或者眩晕。

图五儿童外耳道异物表现和异物种类

如何避免:尽量不要让小朋友把玩或者接触小珠子、纸卷、粉笔头、小砂石、谷类、豆类、小果核等,休息场所一定要避免各类小昆虫飞入或爬入耳道的情况发生。

___

划重点

04

食道异物

发生原因:幼儿缺牙、牙齿发育不全,因口中含物玩耍、饮食过快、囫囵吞咽而形成食道异物。异物的种类繁多,动物性最常见如鱼刺、鸡骨、肉块等,其次为金属类异物如硬币、针、钉等;化学合成物如塑料瓶盖,以及植物类异物如枣核、花生、豆类等。

临床表现:症状程度与异物的性质、大小、形状、停留部位、时间以及有无继发感染有关,异物嵌顿于环后间隙及气管入口,吞咽困难明显,异物位于食管上段,疼痛多位于颈根部或胸骨上窝;异物位于食管中段,疼痛多在胸骨后可放射至肩部。若异物较大,部分未进入食管,则压迫喉部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可能。

如何避免:如何避免:不能让宝宝口中含玩物玩耍,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并避免讲话、告诉小朋友吃东西囫囵吞咽是不对的。

___

划重点

05

气道异物

发生原因:儿童气道异物多为外源性,即外界异物误入气管、支气管内而致疾病,围手术期死亡率达1.28%。幼儿牙齿发育不全,不能将硬食物如花生、瓜子、豆类嚼碎,喉的反射性功能不健全。口含物品,突然说话、哭笑或跌倒时,不慎将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以及用力吸食润滑食物(果冻、海螺等)也可误吸入气道。

临床表现:异物经喉进入气管可引起剧烈呛咳及反射性的喉痉挛而引起憋气、面色青紫等。异物进入支气管后依其大小、位置种类的不同而出现各种症状,如一侧支气管异物,多无明显呼吸困难,双侧支气管均有异物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植物性异物多表现为咳嗽痰多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心力衰竭、气胸、纵膈或皮下气肿、肺炎等。

气道异物及种类

如何避免:1、避免给3-5岁以下的儿童吃瓜子、花生等坚果;2、教育小朋友改掉将小玩具放入口中或鼻孔的习惯。进食时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嬉笑、哭闹,更不能在孩子吃东西的时候打骂孩子,以避免深吸气时将异物吸入气道。不要让孩子口含食物玩耍,如果家长发现右以上情形发生,则应该及时劝说让孩子吐出含在嘴里的东西,不能用手强行抢夺,要避免哭闹而吸入气道。

___

积极利用线上咨询服务

新冠疫情期间,减少外出,减少交叉感染,有耳鼻喉科小问题,建议网上

直接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jc/45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