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气管切开
“走,跟我气切去”
......
老总,是医院里神一般存在的物种
老总,即住院总医师,24h住医院oncall
任期至少一年,每周仅一天能外出放风
他她不一定拥有强健的体魄
但必定是“打不死的小强”
......
气管切开术便是耳鼻喉老总的家常便饭
也是必须掌握的求生技能
......
“气切?这么小的手术,我看一次就会了”
呃......
再小的手术也存在风险
再小的手术也要拿出百分之百的专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外科手术最重要的是解剖
解剖的关键是暴露和层次
这是我师傅教我的
我一直牢记于心
怎奈文采有限
就用我擅长的画图的方式来讲讲常规的气管切开术
颈部气管居中,上段较浅,距皮肤约.5-2cm,下段逐渐变深,在胸骨上缘处距皮肤4-4.5cm。胸骨上窝以上约有6-8个气管环,甲状腺峡部常位于第2-4气管环前面。气切时切口必须在颈部安全三角区内(环状软骨水平与胸锁乳突肌交界点,胸骨切迹中点),避免损伤颈部大血管。气管环膜部与食管前壁相连,吸入性呼吸困难吸气期,气管后壁向前突,气切时切勿切入过深,以免损伤气管后壁和食管。有时无名动脉高位,肺尖高出第一肋突向颈部,故手术时不宜向下分离过深,气管切开不宜低于第5环,以免损伤无名动脉等颈根部大血管或胸膜顶。
.喉阻塞: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引起的严重喉阻塞。 2.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颅脑外伤,胸腹外伤等所致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为了利于气道护理可考虑气管切开。 3.预防性气管切开:咽部肿瘤、脓肿伴呼吸困难;某些头颈外科手术,防止术后术区出血或局部组织肿胀阻碍呼吸,可施行气管切开。 4.取气管异物:经内镜下钳取未成功,估计再取有窒息危险,或无施行气管镜检查设备和技术者,可经气管切开途径取出异物(很少见)。
.体位:一般取仰卧位,头部保持正中,垫肩头后仰
2.麻醉:沿颈前正中,上自甲状软骨下缘,下至胸骨上窝,以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对昏迷、危重或窒息患者,若已无知觉,也可不予麻醉。 3.分离颈前组织:多采用直切口,颈前正中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窝一横指处。切开皮肤、皮下达浅筋膜(皮下脂肪),上文钳,牵开切口,血管钳纵行钝性分离皮下脂肪,显露白线,钝性分离并上拉勾牵开双侧带状肌,显露甲状腺峡部及气管前脂肪,钝性分离并拉开气管前脂肪,暴露气管环,若峡部遮挡术野,可在其下缘稍向上钝性剥离,以便暴露气管,必要时可能需断开缝扎甲状腺峡部。分离过程中,两个拉钩用力应均匀,并经常以手指探查气管是否保持在术野正中位置。 4.切开气管:注射器回抽以确定气管,用勾刀自下向上切开~2个气管环前壁,插入气切套管,吸痰管吸引以确定套管位于气管内,并检查气囊是否漏气。
5.创口处理:切口不可缝合过紧,以免引起皮下气肿,也可不予缝合。固定气管套管,打死结以牢固固定,避免脱管。
.出血。 2.气胸/纵膈气肿。 3.皮下气肿。 4.切口感染。 5.套管脱出。 6.气管食管瘘。 7.喉气管狭窄。 8.拔管困难。
9.呼吸骤停。
气管切开虽是一个小手术
再小的手术也存在风险
解剖熟记于心
暴露充分,层次分明
稳中求快,一气呵成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黄艳/Seven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医院
头颈五官疾病诊疗中心
Sevenspace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jc/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