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教育机构保健知识
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比手足口病还厉害!
最近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朋友圈被“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刷屏了,据传“疱疹性咽峡炎”这是一种新病毒引起,比手足口病还厉害?事实真是这样吗?一张图告诉你真相。
是否患上“手足口病”要如何判断
最初症状,仅是口腔粘膜上有两个针尖样的小白点,因为没有发烧,小白点的位置也不是在咽喉上,家长简单的判断为口腔溃疡,给他吃了维生素B2,用口腔溃疡的手法给他推拿。而且当时家长也知悉是手足口高发期,要求幼儿每天勤洗手,衣物都每天清洗消毒,压根没想到是手足口。
第二天小白点变大为水疱,家长开始觉得不对劲。感觉可能不是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因为小朋友精神一直很好,也一直没有发烧,家长决定在家再观察看看。
第三天一早,经常和幼儿一起玩的一位小朋友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已经大致知道自己的小朋友是患上了手足口。妥当起见,医院做检查。家长当看到验血单上EV71—lgM抗体呈阳性,就知道确定是手足口病。因为导致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目前全球所呈报的引起手足口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我国主要以柯萨奇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EV71引起重症和并发症的几率更高。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通过患病孩子的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另的孩子;也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所以家长们也要注意,只要孩子和确诊手足口病的患儿曾经有过密切接触,孩子口腔又有疱疹或溃疡,就算孩子精神好,没有发烧或其他症状,医院验血检查。
“手足口病”有3—10天的潜伏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8月份。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患上手足口病需要注意的6点
1、如果幼儿有手足口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要及时通知学校和经常一起玩的小朋友家长,这样学校和家长才能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2、手足口病更容易侵犯那些内热重、免疫力低的孩子,要注意饮食。
3、患病后要及时的隔离,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及时的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
4、患了手足口病也不用太过担习,手足口病是一种自愈型疾病,大多数孩子一周左右就能恢复。观察孩子精神状况好,就没什么问题。如果孩子精神状况不好,医院就诊。
5、可以让患上手足口病的宝宝多喝水,喝冷水可以短时间缓解一下喉咙疼痛。饮食上尽量选择不刺激,也不需要怎么嚼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刺激。
6、家长切莫病急乱投医,用利巴韦林之类的药物来抗病毒,想当然的用免疫调节剂来预防重症病例的发生,但这些药物并不会减少孩子患病的机会也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反而可能增加孩子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预防方法
1、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手部卫生,饭前便后或外出玩耍回家后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净双手;打喷嚏时要适当用纸巾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纠正儿童吸吮手指、啃咬玩具的坏习惯。
2、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多开窗通风、勤晒衣被。
3、儿童的玩具要经常清洗、消毒。
4、高发期尽量少带幼儿去拥挤的公众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yf/4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