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专家孟繁杰喉咙有异物感,可能是这8
出门诊经常遇到喉咙有异物感的患者,作为普外科医生,能想到的疾病是甲状腺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如果不是这两种病,就让病人到口腔科或耳鼻喉门诊看病了。但仍然有好多病人反复就诊,不能得到明确诊断。今天整理一下这个临床常见症状的可能疾病。
1、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大、各种甲状腺炎都有可能出现喉咙有异物感的临床表现。
2、咽喉反流性疾病
咽喉反流性疾病是指胃内容反流引起咽喉部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咽喉反流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清嗓、持续性咳嗽、癔球症,同时伴有咽喉疼痛、痰多、口臭、呼吸不畅、吞咽不利等症状。
并非所有与胃食管反流相关的咽喉炎都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要进行确诊,可以进行24小时胃酸检查和其他有关检查,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PepTest(体液胃蛋白酶监测)。
3、癔球症
癔球症(Globus,中医称为“梅核气”)是指持续或间断发作的咽候部团块感或异物感,症状为非疼痛性,进食常可缓解,与吞咽困难和吞咽痛无关,属于功能性食管病的范畴。
其咽候部的不适感通常位于甲状软骨和胸骨柄凹之间的中线位置,有20%的患者感觉位于中线旁。癔球症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且症状持久,但我国尚未发布关于癔球症的诊疗标准。
年6月发布的最新的罗马IV标准为:癔球症在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一周至少出现一次,近3个月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
持续性或间歇性、非疼痛性的咽喉部团块感或异物感,且体格检查、咽喉镜、食管镜检查均显示无结构性异常。感觉在两餐之间出现、无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近食管端无异位胃粘膜。
无胃食管返流或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无组织病理学依据的食管动力障碍。罗马标准中强调癔球症应排除病理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如贲门失驰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等。因此,在第三步检查中,可通过相应的检查如食管镜检查、钡餐造影或食管测压等加以排除。
若患者经以上三步检查均排除了相应疾病,则可确诊为癔球症。
4、茎突过长综合症
表现为一侧固定的咽异感症,咽部检查可发现扁桃体有可触及的条索状骨性突起。茎突长并非都需要手术,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检查结果,决定治疗方案。
5、口咽部疾病
口咽炎、口咽损伤、咽白喉、咽结核、咽肿瘤、咽后壁脓肿等。
6、食管疾病
食管炎、食管良性肿瘤、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肌功能失调(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等)、甲状腺极度肿大等。其中食管癌是重要病因。
7、神经肌肉疾病
延髓麻痹、重症肌无力、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环咽失弛缓症等。
8、全身性疾病
狂犬病、破伤风、肉毒中毒、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等。
由上可见,通过口腔科、耳鼻喉科很多疾病能确诊或排除。作为普外科医生我们还是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因的。在提倡专科化的大背景下,了解以上疾病,会开拓我们的诊治思路。
专家介绍孟繁杰
教授,主任医师
医院普外科
主任医师,教授,外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微创血管外科主任10年,医院普外二科主任,疝和腹壁外科中心主任。
是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青年委员会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委员会普通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委员会肝胆胰分会青年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海西甲状腺微创美容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固脱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分会常务委员,科普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门脉高压学组副组长;全国中西医结合委员会血管外科分会糖尿病足学组委员、创面与修复学组委员、颈动脉学组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委员会委员;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
擅长腔镜胃结直肠手术、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腹壁疝修补术、血管外科介入手术、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年开始相继开展腔镜手术和血管科手术,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学术交流。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jc/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