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耳鼻咽喉科以病人为中心,不
“您的耳朵痛了多久了!”
“您的检查结束了哟,问题不大!”
“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手术!”
医院耳鼻咽喉科,无论是门诊室、检查室,还是病区里,到处都是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在询问患者的病史,有的在为患者做检查,有的则在准备为患者进行手术……
01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坚持和努力
年,耳鼻咽喉科独立成科时,只有科室主任杨剑一个人,后面才引进了一个医生。“那时候,科室还是一个小小的门诊,只有硬性鼻镜、喉镜等简单的设备,住院部也是与其他科室共用。”杨剑说,那时候条件不如现在,他们就用心服务,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白天,两位医生既要负责门诊、病房,还要负责手术室,加班是家常便饭。晚上,两人就轮流值夜班,医院、家里两点一线。这其中的不容易,只有他们自己才知晓。
直到年初,医院住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科室从旧大楼搬迁至此。在环境上,门诊、病区宽敞明亮;在设备上,耳、鼻、咽、喉专科相关配套设备逐步完善;在人员结构上,从最初的1人也逐步发展到16人的医生护士团队。
02医学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团队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前进
硬件设施设备虽然已经成熟完善,但是他们明白医学并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而是一个时刻变换、难以捉摸的知识系统,他们的追求和目标之间总会存在一段差距。为了缩短这个差距,科室每周四下午下班后,都会组织全科医生进行专科业务学习,如国际国内最新专科疾病诊疗指南、专科技能培训、医疗核心制度、医患关系处理、医师法律法规等等。“我们从事的是与生命,与病人打交道的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需要大家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整个团队必须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夯实自我,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杨剑说。
去年有一位“急性会厌炎”的病人,因“III-IV度喉梗阻”急诊入院。“患者上呼吸道梗阻感加重,需紧急气管切开。”杨剑当机立断。护士长及当班护士立即进行术前准备,推抢救车,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安置心电监护仪,拿气管切开包到床旁。医院医院专家陈红江、科室医生一同为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患者上呼吸道梗阻情况得到了改善。加上后期的抗感染、抗炎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患者不久便康复出院。
“急性上呼吸道梗阻”是耳鼻咽喉科的危急重症,科室团队能有条不紊地协作,共同抢救病人的生命,离不开过硬的医护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离不开科室突发疾病的应急演练,也离不开医护关系的融洽及信任。
03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最近,科室收治了两名喉癌患者,先后都做了手术并做了气管切开。术后,其中一位患者情绪比较低落,除了治疗外,医护人员还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by/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