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干祖望中医耳鼻喉科三字经

来源/岐黄学术(qihuangxueshu)

I导读:干老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家笑谈那些过往的读书心得和临床经验,读起来太畅快淋漓了,甚至是生活中的小趣事都随手记下来了,小编读的乐呵呵的。而这篇“耳鼻喉三字经”是他当年为了带教西学中的学生们临时编出来的歌诀,虽说是“临时”,却涵盖了耳鼻喉科疾病和治疗的精华,不可小觑,值得细读!初学者朗朗上口,也便于记诵。

《中医耳鼻喉科三字经》全文

一、归经

人五官,功各异;

其生理,五脏系。

肾之窍,耳中寄。

肝胆经,循耳际。

鼻居中,归经肺。

阳明经,挟鼻倚。

肺连喉,咽连胃,

足少阴,通喉气。

三寸舌,心苗称。

脾之窍,布口唇。

龈牙齿,上下分,

肠卑下,胃上矜。

二、辨证

风上腾,见表证。

红而肿,热毒盛。

肝阳升,痛必甚。

虚象疼,轻而钝。

皮肤痒,风或湿。

多嚏痒,过敏质。

喉久痒,相火炙。

红肿热,白肿痰;

漫肿气,久肿衰。

虚或寒,清且白。

黄和稠,热毒泊。

深红热,淡红寒。

久病晦,似猪肝。

新病艳,如染丹。

血离经,分虚实;

热迫营,涌出急。

脾失统,缓渗滴。

积液生,是痰池。

清白稀,因寒作。

黄而稠,热与毒。

鸣和聋,兄弟气。

陡然作,痰或风。

来之渐,肾水空。

清阳升,畅呼吸。

鼻不通,寒瘀息。

咽干燥,因素多;

风邪袭,失太和。

肾气虚,阴水枯。

脾土弱,生化无。

梅核气,梗于喉。

有痰气,肝失柔。

六郁结,七情愁。

当警惕,防肿瘤。

三、治疗

耳病医,重辨证。

实泻肝,虚补肾。

鸣与聋,“左慈”问。

有“天钩”,眩晕镇。

疗鼻疾,辨久新。

新宜表,取“翘银”。

久“益气”,或“聪明”。

治脑漏,“藿胆”清。

“十灰散”,血可停。

鼻甲肿,治心经。

破瘀结,取“效灵”(效灵丹)。

论咽喉,明缓急。

急病因,风痰热,

“六味汤”,最合适。

慢喉痹,“参苓术”。

“铁笛丸”,声音出。

喉炙脔,赖“越鞠”。

口齿病,新久分。

久责肾,新谴心。

见实火,投“上清”。

唇失泽,补脾经。

齿龈腐,“玉女煎”。

“归脾”法,治牙宣。

口疮烂,“导赤”先。

反复作,“附桂”宜。

你们不要轻视这篇三字经,当时我门下士中不乏西医耳鼻喉科界第一流名家,如江苏老前辈翁瀛教授、医院王永福主任、空军军医大学王全教授等,都曾读过这篇三字经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干祖望医话》,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张仲林登上南方农村报、潮州日报

2.张仲林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在哪里
兰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by/254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