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颈椎病不靠药物,靠它就能
好消息!好消息!
李氏虎符铜砭刮痧法
医院治未病科开展了!
传说砭法盛行于殷商时期。据历史记载,谈到砭法,以中华文明老祖宗伏羲为最早,南宋的罗泌在《路史》中曾记载:“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而先秦名医扁鹊的“佚论”则最为专业,其说保留于《圣济总录》一书中,即“扁鹊有云,病在血脉者,治之以砭石。”这些都证实了在先秦时期,砭法是广泛使用的主流医术。在西汉,砭术任然在太医和名医间应用传承,太仓公淳于意即是用砭高手。
李氏砭法的发起者——李道政先生,上海人,医药世家,先生经三十多年古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探索,在治愈许多疑难杂症的基础上,独创刮痧技法。
李氏砭法,又称刮痧疗法,是指用虎符铜砭(黄铜刮痧板)通过徐而和的手法在人体皮部上刮痧调动阳气治病扶正祛邪,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的治疗方法。
虎符铜砭的特点
1、特殊材质:虎符铜板由黄铜所制,能与人体达到非常好的共振频率;
2、刮拭升温:刮拭部位温度升高,入脉之气也是加温的;
3、化解瘀结:寒则聚,热则散。入脉的气温度加高,有利于化解脉里瘀结;
4、能量更强:铜板在穴位上进行旋转磨,入脉的气也是旋转的,穿透力强,有利于把气通达到更远更深的部位;
5、效果佳:刮痧的效果取决于气渗透的程度。旋转的气更容易通达脏腑,增强疗效。
铜砭刮痧治病层面
1.肌肤之痧:一刮马上冒出来,比较平;
2.血肉之痧:在一片平的红的痧里,开始有紫红色的痧爆出来,这就是比较深层的血肉之痧;
3.脏腑之痧:脏腑之痧不会出现的很厉害,它在很深的地方,板刮过去的时候有结块,一棱一棱,刮透了以后,当时不一定出痧,但过一个晚上后这个地方会发紫。
虎符铜砭刮痧技法
刮痧引邪出表,引邪下行
1.自上往下刮: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刮痧时患者以坐姿刮痧为主,从上至下刮拭,造气的气与地之引力形成合力,倍增疗效。
2.重病刮骨头:第一刮脊柱骨、第二刮锁骨、第三刮胫骨。非此不能起死回生,是临床最安全效果最佳的方法。
3.李氏砭法一绝:开四井,排痧毒
痧毒在人体内流动,可谓“流痧”。疏通背部阳脉(督脉、膀胱经)把痧毒赶到四肢,开手脚“四井”,抽出人体血液的痧毒,危重病人只要能如此排毒,病情立马好转。
磨黑痧要领:先疏通督脉、膀胱经,然后加少量刮痧油刮磨四肢。黑痧出到一定程度再加刮痧油刮洗。
刮痧顺序、方向
1.刮痧顺序:首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
2.年纪大的人、肿瘤患者、长期虚弱卧床、病重者、严重心脏病患者首刮心经、心包经、肺经稳定上焦。
3.先阳后阴,先上后下。
4.先左后右,先躯干后肢体。
刮痧的禁忌与急救
▲乳头,阴部不刮,石门是绝育穴,慎刮;
▲孕妇慎刮;
▲糖尿病坏疽到发黑水肿一碰就破皮的溃烂状态不适宜刮痧;
▲身体虚弱、正气不足人,不适合给别人刮痧;
▲饱腹,太饥饿不宜刮痧;
▲酒醉者禁刮。
▲长期下焦不通如便秘者,慎刮腹部穴位,以防气逆上行,心扉功能衰竭。
急救措施
先让病人躺平,房间通风。声音平和且坚定地与患者保持沟通。先点内关穴,急救加极泉穴,待患者冷汗冒出或者腹泻或呕吐即恢复安全。
注意:急救时不要多人按,晕板者相对虚弱,首先按内关,按时要确定位置。
刮痧注意:
1.刮痧后四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吹风;
2.刮痧后24小时禁食,但可以适量喝一点红糖水帮助化瘀血排痧毒,小面积刮痧可以进食;
3.糖尿病人癌症病人术后不宜喝黑砂糖水;
4.刮完痧后最好让身体休息,好好睡上一觉。
虎符铜砭适应症
刮痧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内科、外科、康复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眼科和耳鼻喉科等临床多种常见病均可治疗。如感冒、发烧、咳嗽、哮喘、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腹痛、便秘、不寐、中风、颈椎、落枕、腰椎间盘突出、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乳腺结节、肌肉劳损、胃肠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多种病症,让我们一起来体验砭法的神奇吧!
来源:广医院治未病科吴玉娟
编辑:养生深圳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zd/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