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展示2018例精求治咽喉反流病

1例咽喉反流所致喉接触性肉芽肿的诊治体会

解放军第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王刚

崔××,男,27岁,年10月14日主因“咽干、咳嗽伴咽部异物感2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咽干、咽部异物感,反复清嗓咳嗽,偶可咳出白色稀薄痰液体,偶有咽痛。无声嘶、咯血、呼吸或吞咽困难,无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口服“蓝芩口服液”等清咽利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否认各系统慢性疾病病史。

个人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传染病接触史。

合并用药史:无

查体: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体征。双侧耳廓无畸形及牵拉痛,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标志清楚。鼻中隔无明显偏曲,下鼻甲无明显肥大,各鼻道通畅,未见异常分泌物及新生物,鼻窦区无压痛。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扁桃体I度,未见异常分泌物附着。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血生化、总IgE、过敏原及传染病检查均未见异常。

喉镜检查:声带稍水肿,边缘光滑,活动良好,左侧声带突表面见灰白色表面尚光滑的新生物,杓间区黏膜肥厚,声门下稍水肿(图1)。

图1喉镜检查左侧声带突表面见灰白色表面尚光滑的新生物

初步诊断:1.喉肿物:接触性肉芽肿(左)?;2.咽喉反流性疾病?

诊断依据:1.咽干、咳嗽伴咽部异物感2月;2.喉镜检查示左声带突表面灰白色表面光滑的新生物。

鉴别诊断:

1.喉结核:多继发于肺或其他器官结核;易发生在喉的后部,黏膜苍白,有浸润、溃疡、增生多种形式;主要症状为声嘶、常有喉痛。

2.喉淀粉样变:主要症状是声嘶、可伴有咽喉不适及咳嗽,病变进程较慢。肿物多呈暗红色、灰黄色,声带、喉室、声门下多见。病理及特殊染色可确诊。

3.喉乳头状瘤: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声嘶,可有呼吸困难,单发者多见于成人,检查见喉部粗糙、乳头状新生物,多见于声带边缘和前连合。

4.声门型喉癌:主要表现为声嘶,早期多位于声带前中1/3,表明不规则、粗糙或菜花样,侵犯声带肌可出现声带麻痹,可伴有咳嗽咯血等症状。

进一步检查:

胸片:正常;反流症状指数量表评分(RSI):9分;反流体征评分(RFS):7分;Dx-pH监测:Ryanscore2.12/2.17(图2)。胃镜:食管、贲门等未见明显异常。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多克隆抗体ELISA法):.17ng/ml(晨起空腹)。

图2Dx-pH监测

诊断:1.喉接触性肉芽肿(左);2.咽喉反流性疾病

诊断依据:1.咽干、咳嗽伴咽部异物感2月;2.内镜检查示左声带突表面灰白色表面光滑的新生物;3.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

治疗方案:

生活指导:避免紧张情绪、舒缓压力、保持作息规律;避免餐后立即平卧,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避免食用咖啡、巧克力、辛辣或酸性食物,减少高油脂高蛋白食物摄入,避免烟酒。

药物治疗:PPI(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口服2/日)复查:治疗1个月后,患者咽部不适症状无缓解;复查喉镜肉芽肿增大(图3)

图3喉镜治疗1月后复查

治疗建议:提高用药依从性:按时坚持服药;餐前30-60分钟;因患者近期工作任务重,紧张,作息不规律:严格的生活方式调整;继续应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口服2/日

治疗3.5个月(用药仍有间断),患者咽部不适症状加重,RSI:18分,喉镜肉芽肿进一步增大(图4),RFS:10分,Dx-pH:Ryanscore2.12/2.17,pH6.5百分比时间31.8%(63次事件),pH6百分比时间4.8%(8次事件),pH5.5百分比时间0.8%(1次事件)(图5)。

因患者肿物明显增大,患者较为紧张,经充分沟通,决定手术切除肿物。手术:显微镜下支撑喉镜下喉肿物切除术(年2月15日):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充分显露病变,首先钳取部分病变组织送冰冻病理检查,然后应用低温等离子刀由浅到深逐步将病变组织消融切除,未切除杓状软骨。术中冰冻:炎性组织。术后病理:鳞状上皮慢性炎伴乳头状瘤样增生,肉芽组织增生(图6)。药物调整: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口服2/日,多潘立酮片10mg口服3/日,胃部不适时按需服用铝碳酸镁。

复查:分别在术后1、2、5个月复查,喉镜如下(图7)。术后2个月时肉芽肿复发,追问患者,患者自行停药;嘱其按原有方案继续用药。术后5个月时RSI评分11,唾液胃蛋白酶(晨起).6ng/ml。咽部探头:Ryanscore2.12/2.17,pH6.5反流百分比时间76.8%,pH6反流百分比时间50.6%,食管端探头:DeMeesterscore.8阳性。(图8)。继续应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口服2/日,多潘立酮10mg口服3/日。考虑到一天2次的PPI治疗,仍有夜间食管的酸突破。加用:法莫替丁20mg睡前口服。

复查:此后复查肉芽肿均未见复发(图9);术后7个月复查时,RSI降为6,Dx-pH:Ryanscore2.12/2.17,pH6.5百分比时间33.7%,pH6百分比时间7.5%,DeMeesterscore22.63。术后17个月复查(停药后8个月)时,RSI降至2,唾液胃蛋白酶(晨起)11.03ng/ml。pH6.5百分比时间48.7%,pH6百分比时间26.5%,DeMeesterscore0(图10)。

病例总结与讨论

喉接触性肉芽肿是一种良性疾病,通常发生于杓状软骨的声带突处,又名声带突肉芽肿。该部位为声门后部最强的作用点,易发生上皮损伤。Jackson于年首次报道,Yitalo等()统计其发病率约占嗓音疾病的0.9%-2.7%,其两种表现形式:接触性溃疡及肉芽肿。

喉接触性肉芽肿临床表现有:咽部异物感、刺激感、烧灼感,反复清嗓,声嘶及发声障碍,咽痛,咳嗽,憋气,声带突区的溃疡或肿物。其症状均无特异性。

其发病因素:反流:男性多见;插管损伤:女性多见;不当发声:无明显性别差异;习惯性清嗓;烟酒刺激;部分顽固性和自发性的患者是由于声门的缺陷造成,包括麻痹、瘢痕和萎缩等。

治疗上,主要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声休及嗓音治疗;抑酸治疗(或联合胃肠动力药);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Roh推荐插管后肉芽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联合应用抑酸药);声带周围肌肉注射肉毒毒素A;硫酸锌;低剂量放疗及手术切除肉芽肿。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抑酸治疗(或联合胃肠动力药),研究显示未确诊酸反流的患者同样有效。手术切除肉芽肿要慎重!其复发率高,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高达92%以上。此外,严格适应证情况下也可采取针对食管下括约肌的外科手术、内镜下治疗。

在本病历中,该患者没有手术、发声不当、习惯性清嗓等其他导致喉接触性肉芽肿的病因,是反流导致吗?除肉芽肿这一较为特异性的内镜下改变,RSI/RFS均为阴性;Dx-pH监测Ryan指数也为阴性,胃镜没有糜烂性食管炎及贲门异常,容易漏诊LPRD,这种情况下是否抗酸治疗?

该患者的胃蛋白酶阳性,而我们对正常人及治疗有效患者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得出的新指数,重新评估患者为阳性,既往文献也报道某些未确诊酸反流的患者抑酸治疗有效。我们认为长时间暴露于弱酸环境中,可能在肉芽肿等形成与发展中起的作用大于短暂的酸反流。

抑酸治疗的选择:PPI和/或H2RA?

PPI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及组胺、进食等多种刺激引起的酸分泌,作用强,持续时间长,为我国LPRD和GERD诊治专家共识推荐首选治疗药物,但也有文献认为治疗LPRD,PPI与安慰剂相比,疗效无差异;H2RA多用于不能耐受及不适合使用PPI患者,或维持治疗;GERD研究中PPI疗效不佳的患者睡前加用H2RA,可有效控制食管酸暴露及夜间酸突破,改善疗效;抑酸药联合促胃肠动力药疗效优于单一治疗。

个人经验及心得回顾:1.对于量表阴性的患者,不能轻易排除LPRD;2.Ryan指数及咽部异常pH事件的标准,还有待于改进;反射理论提示仅检查出胃食管反流时,也可能导致咽喉部病变;3.胃蛋白酶检测对诊断具有帮助;4.长时间暴露与弱酸环境对喉接触性肉芽肿的形成、发展的作用可能大于短暂的酸反流;5.喉接触性肉芽肿抑酸治疗,PPI治疗效果欠佳时,可考虑应用H2RA;6.良好的依从性是获得正确诊断及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的去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zd/38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