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县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事迹简介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的通知》(中团发〔〕4号)文件要求,经过自下而上推选,共青团中阳县委初步完成“向上向善好青年”审核,现将9名候选人公布如下:
脱贫攻坚好青年(1名)
景建安(中阳县暖泉镇雷家庄村第一书记)
每月至少驻村26天。解决58户住房安全;50户年均增收元以上;人年增收元;37人光伏年增收元;完成亩核桃林提质增效;年底实现脱贫83户人,集体经济实现从0到元。
贫困户雷瑞军,一级残疾,生活困难,他帮助销售小米余斤,协助网上经营土特产,带着培训、考察黄粉虫养殖。
贫困户雷利平,突发脑血管瘤,生命垂危,他当即捐助元,协助发布众筹,发动亲友捐款上万元,帮助办理医药费报销。
带领村民在航电新能源学习加工技术。使该村20人在家门口实现外协就业,春节前,更自掏腰包1万余元垫付工钱,只为村民安心过年。
利用社会捐款60万元,协调矛盾纠纷推动核桃园区路硬化2公里;实施人畜饮水和村委院整治;实施村庄三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先后被“山西青年报”、“吕梁共产党员”等媒体采访报道。年荣获“感动吕梁”—脱贫攻坚年度人物。
爱岗敬业好青年(3名)
樊鹏程(中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业务管理监督部副部长)
年进入县检察院从事案件管理工作(现检察业务管理监督部)。从案管新兵做起,紧紧围绕“管理、监督、服务、参谋”,自我加压学习,快速成为了行家里手,年代表吕梁检察机关在省检察机关案管业务竞赛中荣获“全省业务标兵”。
“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就是为人民服务”。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他会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以减少跑腿;无法当时完成的,他会告知当事人办理期限,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审查受理直诉案件时,他先处理当事人在场案件,反复叮嘱注意事项。律师提交的申请,他会快速响应,第一时间联系承办人予以流转。传唤犯罪嫌疑人,他会提前约定时间,避免影响当事人工作生活。他也会引导人们通过正当程序和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当然,他也常常说“不”。他认为,只有符合规定的权益才是值得保障的,拒绝本身是为了更好地依法依规为人民服务。
年3月,樊鹏程同志因工作成绩显著,被吕梁市人民检察院荣记三等功。
郝欢平(中阳县宁兴学校教师)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县三中、宁兴担任初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10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总结了无数的教育经验、心得,先后获得省、市、县荣誉称号20余项。
由于长期坚守一线,职业病无情的落在了她的身上。年,由于喉咙嘶哑,讲话吃力,医院检查出声带双侧息肉,伴有红肿现象,需立即手术治疗。身为毕业班班主任的她,为使学生考出好成绩顺利毕业,将身体置之度外,选择推迟手术。用她的话来说,“我真心热爱我的职业,享受与学生一起的快乐,学生是我的全部,我要把这一届学生带出去,不能辜负学生和家长们对我的期盼”。
冯海霞(中阳县信访局办公室科员)
平日里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严格遵守24小时值班安排。在国家有重大会议及重要时间节点,更是忙的不可开交,直至晚上12点后,仍在加班工作。
每当接到任务,她都会第一时间处理,绝不因自己原因而延误工作。她认真钻研信访基础业务,提高业务水平。为提高各级信访干部基础业务技能,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推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保障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得到合理合法结果,提升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新创业好青年(1名)
张永平(中阳县风雅颂艺术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毕业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他,一直在外从事艺术设计与互联网产品开发。年响应晋商晋才回乡创业的号召,于中阳创建风雅颂艺术品开发公司。和20余户剪纸艺术传承人建立合作,经营文化产品开发与销售,力求以产销模式双创新打开国内市场。
年建立风雅颂淘宝企业店、“华夏剪纸第一村”,承办“风雅颂”杯吕梁剪纸作品展,展出十县区剪纸作品百余件,好评如潮。与百度、合作在PC与移动端推广“风雅颂”中阳剪纸,向北、上、广、深等文化产品消费集中地区投放广告,宣传非物质文化中阳剪纸产品。
诚实守信好青年(1名)
高旭亮(中阳县今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年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创办吕梁市今越文化传媒。他深知:有诚乃大,不止则远。在创业初的经营困难期,面对职工:“客户不懂专业,可用中低档器材满足高档需求,以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的建议,严守诚信。以刘强东创业故事教育团队以诚立本、以诚立信。带领团队将诚信经营之路越走越宽,先后成功举办美食文化节、春秋冬服装展、公益徒步、自驾植树、广场舞艺术节、欢乐中秋节、弹唱大赛、春节秧歌汇演等一系列活动,成为了业内佼佼者。
年承办冬季服装展时,原计划的活动因遇大雪致使展商的收入大为缩减。身为策划、组织者的他,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延长展期,最大限度确保展商利益,利用自身资源大力宣传维护了优良重信的营商环境形像。
崇义友善好青年(1名)
许芝旺(晋通名车精养一站式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在路边开汽车修理小店做起,靠着向邻居借来的三百元,刻苦学习,吃苦耐劳,从无人知晓的路边摊做成了小有名气的小老板,办起了首家智能规模化的洗、养、修一站式汽车服务公司。
并把行善奉献的信念渗透到汽车服务中,先后吸纳30余名贫困青年就业。从总店到分站共安置聋哑青年10余人,用感情留他们、用产业扶他们、用技术帮他们,给他们岗位、技术、薪酬。如今30余名残弱的贫困青年都成了公司的行家里手、业务精英。
他每年自拎0元资金和书籍到各乡镇特困户中帮扶走访,先后对车鸣峪、武家庄、暖泉10余户贫困家庭予以钱、粮、技能等爱心帮扶。
孝老爱亲好青年(2名)
杨金亮(中阳县宁乡镇柳沟居委居民)
十岁时因窑洞垮塌,母亲头皮被大面积撕裂、骨盆等多处骨折,经三个多月治疗才勉强站起来;十六岁时,大哥又不幸早逝,生活的磨难让他早早懂得了父母的不易。从那时起他就痛下决心,要把大哥的那份责任义不容辞的担起来。
为了不让父母操心,他决定通过努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十六岁起退学外出打工二十余年贴补家用。结婚至今一有空就赶回家帮父母洗衣、做饭。逢年过节陪老人看望他们的兄弟姊妹,每年给父母五千元生活费用,确保老人衣食无忧,与其他兄妹一起花费十万元为父母了却心愿。
多年来只要老人不舒服,他都会及时给予救治照料,为老人购买生活用品和随身药品。
高美琴(中阳县城内北街小学教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黄香温席”、“羊羔跪乳”,作为语文老师的她就用这些话和故事告诫自己和教育孩子。
刚结婚时,公婆为照应老人,将九十一岁高龄身患高血压、心血管、类风湿的外公外婆接至了家中一起生活。面对隔代老人,她无怨无悔的和婆婆一起担起照顾、赡养的责任。陪他们聊天解闷,夹食喂药、和儿子一起为他们表演皮影。直至老人临终一直在讲:能享受外孙媳妇的精心照料,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份!
年母亲不幸被撞,人事不省。医院打着地铺住了两个多月,为母亲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直至出院,只为了尽自己的一份孝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就是这样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每当看到儿子忙碌着帮奶奶捶背、拖地的时候,她觉得心里最满足。“做一个孝老爱亲的人”,让爱得到传承,是她人生继续追寻的目标!
—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zd/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