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医疗帮扶托起德钦人民健康梦
德钦,藏语意为“吉祥如意、和平安宁”,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滇川藏三省(区)接合部,生活工作条件艰苦。自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开展以来,医院、医院、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的7名专家组成“组团式”帮扶医疗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帮扶团队在“精准”上下功夫,不仅“输血供氧”,而且“造血制氧”,医院管理、提升学科技术水平、优化服务流程等架起医疗帮扶的桥梁,医院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要提升医疗帮扶实效,首先要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帮扶团队就位后,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业务发展等作了系统的谋划和安排部署,医院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制定了科学、精准的帮扶方案,并医院、医院、昆明市医院的协调联系,积极促成专家工作站的申报和建立,切医院高质量发展基础。
同时,“组团式”帮扶团医院的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发展规划、疾病谱和群众就医服务需求等,医院发展规划和远期目标,在日常工作中从严管理医疗质量,以抓实十八项核心制度、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为抓手,医院及所在科室管理,积极与科室主任、护士长沟通交流,对科室的行政管理情况、业务开展范围、科室发展规划等进行了深层次的了解,帮助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重点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医院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医院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诊疗水平较为落后,“组团式”帮扶团队的到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德钦县医疗机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问题。帮扶团队立足于德钦县实际情况,确定儿科、新生儿科、血管外科、骨科、肿瘤科等科室作为重点帮扶科室,着力打造一批重点专科、特色专科。托底改善,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做好急症患者的安全转运,降低转出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当地医生成长起来是“组团式”医疗帮扶的核心。根据医院医疗技术发展实际需求,帮扶团队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采取教学查房、手术带教、学术讲座等形式,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采取“师带徒”“导师帮带”形式,“一对一”或“多对一”帮带跟学人员,“点对点”“手把手”传授医疗本领、管理理念,有计划地医院打造稳定、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
此外,帮扶医院支持,以项目为导向,开通绿色通道,已输送医疗、护理、影像、医院技术人员8医院进行专项进修,不设时限,学会即返岗开展该项目,没有学会就继续进修,直到学会为止。同时,县医院以专项白内障手术、建立专家工作站等形医院专家到医院手术、带教,带动眼科、耳鼻咽喉科、呼吸内科学科发展。做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患者不动、学生不动,专家老师动。
自开展帮扶以来,医疗帮扶团队共开展新技术19项,诊疗人次,开展手术台,会诊人次,业务培训人次,教学查房69次。完成了多个德钦首例、迪庆州首例的耳科、鼻科手术。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也提高了德钦群众就医的获得感。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陈慧君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yh/9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