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好时节冬病夏治正当时新泰市第

医院三伏贴开始预约喽,转发集赞送香囊啦~~还有眼部中医治疗相送,快来看看吧。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原则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寒冷,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天,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体内阴寒之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这正是中医“既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之治病原则的体现。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药物贴敷、针灸,或内服中药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措施为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三伏贴(即天灸、发疱疗法,常采用具有温通功效的中药组方制成贴敷药物),因其疗效明显、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研究发现,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一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我院中医科根据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做到“一人一病一选穴”进行贴敷,同时对于风湿免疫类疾病可配合针灸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呼吸、消化、妇科等疾病可配合辨证施治的中药内服等治疗措施,疗效更佳。冬病夏治的疗程最好连续应用3~5年。

三伏贴治疗具体日期

头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巩固贴:8月25日—9月3日

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

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4.耳鼻喉科疾病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5.儿科疾病

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6.妇科疾病

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7.其他

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药物穴位贴敷禁忌证

1.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孕妇。

4.体质壮实易上火之人。

1、此为发疱疗法,贴敷过程中出现水疱为正常反应,不接受者请勿贴敷。

2、穴位贴敷后,尽量保持涂药处的干燥。多数患者会出现温,热,痒、疼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正常反应。

3、药物穴位帖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如果感觉特别强烈,遇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皮肤出现水疱为正常反应,若水疱破裂,可外涂湿润烫伤膏,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洗澡。

4、出现其他异常者,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好消息!中医科最新推出抗疫香囊、防感香囊、驱蚊香囊,为感谢广大患者的厚爱,凡转发集赞38个可免费获赠一个香囊(数量有限,送完即止),现金预约也可获赠一个,先到先得哦~~

连续转发3天并集赞68,可获赠中医眼病治疗5天,包括中药雾化、中药离子导入及脉冲治疗,适用于青少年假性近视及视疲劳(整天抱着手机的那个人,对!说的就是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yh/622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