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风采五百多位肝移植危重病人,就这么被

黄淑平/文受访者供图

江艺肝胆外科名医工作室

工作室主任:江艺

成员:陈少华、吕立志、胡还章、张坤、张小进、陈永标、杨芳、慕宁、蔡秋程

团队擅长:肝移植、人工肝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在肝胰脾疾病及损伤中的诊治、肝癌外科综合治疗(包括冷冻、介入、手术、移植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综合治疗等。

执业地点:医院

一、名医风采

肝移植被国际医学界誉为“医冠明珠”,缘于它的手术难度之大、手术风险之高。

30余年来,余位在外院已被“宣判死刑”的危重病人,在医院肝胆外科江艺主任手中,通过肝移植、胰肾移植、肝肾移植、活体肝移植、肝胰肾三器官联合移植等高精尖的手术,获得治愈奇迹。

他们的成功让福建省在肝癌、重症肝炎、肝硬化晚期、肝衰竭、糖尿病合并肾功衰竭等终末期疾病具备了器官移植诊治能力,综合实力达国内领先。

江艺认为,肝胆疾病病症复杂,外科治疗难度大,风险高,其诊治过程更能体现“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只有精湛技艺与仁心仁术的完美结合,才能在此专业不断开拓进取。每位病人承载的都是亲友们无限的希冀,尤其是到了需要肝脏移植的严重程度,不管是活体肝移植,还是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看似是从一个生命到另一个生命的传递,其实是传递了重生的希望和信念。所以从第一台肝移植手术起,江艺主任心中就有了一个声音:一个有良知和责任的医生,应该是尽一切努力去挽救生命的人。从医30余年来,他始终坚守此信仰,对待每一例手术的严谨态度,“苛刻”到每一个细小环节都力求完美,尽可能把手术风险降到最低;也正因如此,尽管他和他的团队在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外科史上已经创下了多项骄人的纪录,但每台移植手术带给他的感觉依旧像每位获得重生的患者一样,经历着浴火重生,实现着又一次的破茧重生、自我更新。凭借着这种胆识与能力,江艺主任正带领着他的团队,披荆斩棘,在肝胆疾病的诊治征途中不断续写辉煌篇章。

江艺主任工作照

师从名家,传承梦想从无到有,开拓前沿医学

我国的肝移植,由于技术等方面原因,经历了年~年共10年的全面停止后,年开始逐渐复苏。然而医院在尝试临床肝脏移植工作,绝大部分地区都把攻克此项技术视为天方夜谭式的梦想。江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师从我国著名的器官移植鼻祖——夏穗生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肝脏移植专业。同济医学院博士期间的学习经历为他日后开展肝移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学成归来的江艺作为医院第一代高学历人才备受重视,年,36岁的他担任了大普外科的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该院胃肠肝胆疾病外科治疗水平迅猛发展。然而心存高远的他不忘初衷,江艺认识到移植事业在整个肝胆疾病治疗环节中的重要地位,成功地开展了90年代以来福建省最长存活的肝移植手术,创造了福建省此项技术的纪录。不仅如此,为了适应医学发展需要,实现专科治疗技术的高精尖目标,年,江艺再次实现人生的突破——独挑大梁,勇挑重任,带领着只有十几个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团队成立肝胆外科专科,并任职科主任,从此,一群平均年龄仅30出头、志同道合的年轻人风雨同舟,开创出福州总院肝胆外科技术精进的全新时代。

至今,江艺还清楚记得他手上第一位实施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出现的情景:19岁的湖北少女,正值花样年华,却拖着无比病弱不堪的躯体,不停抖动着,唯独那双眼睛透出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决心。看着这个少女,江艺主任感到了作为医者所应肩负的神圣使命在召唤他,这样的“先天性豆状核变性肝病晚期”的病人肝脏功能衰竭,无法逆转,只有换了健康的肝脏才能挽救她的生命。于是,江艺主任带领团队为这位患者实施了肝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更可喜的是,姑娘不仅通过手术重获新生,并且也因手术喜结连理,跟她的爱人——省内第二例长期存活的肝移植患者,23岁因“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前期”成功行肝移植治疗的小伙,一起过上了夫唱妇随的惬意生活,并被外界称为“世界首对换肝夫妻”。

“世界首对换肝夫妻”

肝移植可治疗晚期硬化的消息很快传遍八闽大地。久病卧床,在常规内外科治疗无望的肝硬化晚期患者在医院肝胆外科又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儒雅的“拼命三郎”带领团队精诚合作,攻克难关战绩显赫

认识江艺的人评价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儒雅”,消瘦的身形似乎只能和“玉树临风”相关,而很难和“拼命三郎”联系起来,但事实上,江艺为了做成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业,敢于无休无眠,孜孜不倦。他可以在站了十来个小时手术台后的子夜,依旧每隔1-2小时电话询问病情,下达处置措施,次日照常上班;他时常告诫自己的团队,工作不可懈怠,学习不可放松,因为肝移植的挑战无时不在。

江艺曾接诊过一位慢性重症肝衰竭的浙江籍中年女性患者,在求医北京、医院被告知治愈无望后,辗转至福州找到了他。这位患者很特殊,在此次肝功能衰竭之前的5年中,她已做过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肠吻合、右半肝切除等4次复杂的肝胆手术。其唯一的救治希望只有肝移植了,然而由于慢性肝衰竭加上过去复杂的手术史,患者的病肝肯定被多次手术留下的疤痕和血管组织包裹的面目全非了,手术难度可想而知,医院的医生们愿意冒着如此巨大风险给她做肝移植手术了。

江艺主任诚恳地告诉这名患者,像她这样的重症病人,能实现肝移植的希望渺茫,原因有二:一是肝源困难,要等到一个合适的肝源有时等上一年半载都有可能,而她的病情不允许无限期等待下去;二是手术难度巨大,病肝能否成功切除都是一件不能确定的事。

然而,令江艺意外的是,病情之严重,患者却始终没有放弃移植手术的念头,医院旁边租了个房子住下来,一等就是2个多月,并一再恳求加入移植等待者行列。

如此强大求生渴望感染了江艺主任和他的团队,在联合全院相关专家做了详细的会诊、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后,江艺主任带领他的团队顶着巨大压力,冒着难以预料的手术风险,走上了手术台。

不出所料,手术进展得非常缓慢,所有的分离都只能一点一点进行,慎之又慎依然伴随着步步渗血、出血。仅病肝切除这一个环节,队员们不停不歇、轮番上阵,就历经了整整12个小时!而通常一台常规的肝移植手术也只需要6-10小时,12小时仅完成了切除病肝的步骤,其困难程度及术中的惊心动魄、险象环生让江艺和其团队医生至今都记忆犹新。

有难度体现的正是高超的技术,这个手术在肝移植业界,已经成为一个经典案例。原本很多人觉得不可能完成的手术,他们做得很成功,该患者顺利恢复,现术后8年患者情况一直健康、良好。

手术

一边是急需换肝的患者对生命的渴望,一边是供肝资源的极度稀缺。因此只要有机会医生们都会去努力争取。年2月,为了来之不易的肝源和等待肝移植患者的第二次生命,江艺主任带领团队又做了一件挑战极限的事情——17个小时同时完成5台肝移植手术。

5位病人中3位患有慢性重型肝衰竭,一位急性乙肝肝衰竭,一位肝脏巨大肿瘤。为了保证同时送到的5个肝源尽可能缩短缺血时间,肝细胞保持最佳活性,移植效果最好,经过深思熟虑的规划后,江艺主任又一次拿出了“拼命三郎”的作风。

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安排,他将全科16名医生分成8组,2人一组,以老带新,计划分段操作、流水线作业,分批次上台同时完成5台肝移植。就这样,5个手术间里,每台手术分成供肝修整、受体的病肝切除、大血管重建、小血管重建、胆道重建、止血关腹6个主要环节。每组医生穿梭于各个手术间,进行“流水线”作业,努力完成所承担的各个手术操作环节。

而在这场“程序化”手术中,江艺主任不仅肩负着整体统筹安排、随时校正手术方案实施的责任,还要负责具体的新肝植入和关键大血管的吻合操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正是指这个环节,追求%成功率的同时还要争分夺秒。看着恢复血流后色泽红润的新肝已汩汩流出金黄色胆汁,说明新肝状况良好,他会心满意足地再奔赴下一个手术间,又投入下一轮的手术战斗。就这样,他和他的团队们从当天12点直至第二天凌晨4点,17个小时内5台肝移植手术全部顺利完成。

这样的“壮举”在国内也实属罕见,省内反响强烈,江艺和他的团队再次为了需要他们的病人,创造了移植界的又一个纪录。

这些年来,凭借着医者仁心的信仰和不断进取的信念,江艺主任带领着团队不断刷新着器官移植纪录。年完成福建省首例胰肾联合移植,生存将近13年;年9月完成亚洲首例肝胰肾三器官联合移植;年成功完成福建省首例成人活体肝移植;年国际上首次报道右结肠中动脉门静脉动脉化肝移植术式;年成功完成世界最高龄(84岁)肝移植;年成功完成当年全国最小年龄心脏死亡供体(DCD)儿童(3岁)—儿童(4岁)经典原位肝移植。迄今为止,已完成肝移植总数余例,占福建省肝移植总数的70%,其中术后存活最长患者已达17年,另外有多例肝移植患者喜结良缘,还有了可爱的宝宝!根据年国家肝移植登记处统计,福州总院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远见卓越,科学规划学科构建锻造“肝胆病综合治疗强大战队”作为团队的领头人,江艺以先进的肝移植技术作为专业发展的基石,通过规划培养成员发展方向,形成一专多能,使得科室在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超声介入技术、数字化技术、人工肝及重症监护技术等综合诊治实力整体得到显著提高,再次实现了科室发展的“自我突破”。

在江艺主任的带领下,团队经历几百次肝移植技术的磨砺,锻炼了胆识与阅历,手术敢于做大做精:科室年手术量台,其中大、特大手术所占比例超过85%,江艺年完成肝胆胰等大手术平均例,肝移植手术超过40例。

江艺主任及其团队

在江艺主任的带领下,各种微创外科技术迅猛发展:他与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ugiura,常规开展腹腔镜肝胆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创新性地在肝脾外伤中的诊治等,开展超声介入治疗,包括肝脏病变的穿刺活检、肝囊肿抽吸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术后胸腹水的穿刺引流、肝脏恶性肿瘤的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无水酒精治疗、术中肿瘤定位等等;临床常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或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等技术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进行术前减黄治疗,从而创造彻底性手术的机会。

肝癌外科综合治疗团队于年组建,其开展肝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与干细胞与靶向治疗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在临床方面,进一步规范肝切除与肝移植术后复发的综合治疗方案。开展了简化无血切肝技术、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规则肝叶切除、肝癌切除前手术计划系统评估切除范围、残肝体积量及手术风险评估等技术,年切除复杂大肝癌余例。

二、牛团队工作室主任江艺主任医师

江艺,主任医师,教授,博导,腹部外科器官移植博士,澳大利亚墨尔本肝移植中心、医院访问学者。医院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常委、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全军肝胆外科常委。《中华肝胆外科》等14家杂志编委。承担国家、军队、省级重大课题12项,科研经费总计万余元,发表论文余篇,SCI12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4部。获省级、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二等奖5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肝胆胰脾疾病、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年任肝胆外科科主任以来,以“器官移植”为龙头技术,带领全中心医生不懈的努力,一年完成常规手术余例,至今完成肝移植、肝肾移植、胰肾移植、肝胰肾三器官联合移植、活体肝移植余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总存活率75%,术后患者最长生存已超过17年。年福建省及军区率先开展胰肾联合移植;年开展亚洲首例肝胰肾三器官联合移植;年成功开展福建省及南京军区首例成人活体肝移植;年成功开展国际首例结肠中动脉门静脉动脉化技术,解决了肝移植中门静脉广泛血栓无法重建问题;年成功开展世界最高龄(84岁)肝移植;年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心脏死亡供体(DCD)儿童(4岁)—儿童(5岁)经典原位肝移植。主持的“肝移植围手术期技术改进研究”项目,率先开展了肝移植术后直管胆道引流、经胃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与给药、肝移植术中联合人工肝治疗等技术改进,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创造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专业擅长:肝脏移植,肝,胆,胰腺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团队成员一陈少华主任医师

医院肝胆外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胰脾外科学组委员、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长期从事临床工作,能熟练完成复杂肝切除术。对复杂肝胆管疾病及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实践,其中肝切除联合皮下盲袢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填补了省内空白。在胆石症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手术、肝癌复发再手术、腹腔巨大恶性肿瘤切除、重症肝外伤急诊手术、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I期联合切除、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诊治了医院不接受的疑难复杂病例。参与肝脏移植工作,完成肝移植胆道重建余例,术后胆道并发症率低,远期优良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3项,因临床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1次。

专业擅长:肝、胆、胰、门脉高压症疾病的外科诊治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团队成员二吕立志副主任医师

医院肝胆外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副组长、福建省外科学会肝胆外科学组秘书、福建省移植外科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学分会委员、《解剖与临床》杂志编委。从事肝胆专业工作26年,擅长肝、胆、胰脾疾病的外科治疗及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对腹部外科的疑难复杂病例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自科室成立之始起即跟随江艺主任成功完成多台创纪录式的重大手术:首例肝移植、首例活体肝移植、首例肝肾联合移植、世界最高龄患者肝移植等等,外科手术技术精湛,为多次复杂肝脏肿瘤切除及其它疑难杂症的困难性手术的经典手术视频主要完成人。年完成中肝叶肿瘤解剖性切除、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等高难度手术上百台。在福建省本专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承担军区、省级课题3项,荣获福建省二等奖3项、军队二等奖1项,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SCI5篇。

专业擅长:肝、胆、胰、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治及微创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团队成员三张坤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第三军医大学医学博士,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博士后。现任《局解手术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分会外科营养支持学组委员、全国肝胆病防治示范基地咨询专家。从事消化系统肿瘤及肝移植方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0余年,熟练掌握腹部外科及甲状腺外科疾病的诊疗工作,尤其擅长肝癌、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年完成此类复杂大手术约余例。同时为肝移植团队的重要成员之一,负责肝移植供肝获取、病肝切除、血管吻合及胆道重建等多个关键环节,救治病人达余例。微创手术技术娴熟,可进行腔镜下肝部分切除、胆道探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等复杂的微创外科手术。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4篇。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承担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获军队二等奖2,三等奖1项。

专业擅长:消化系统肿瘤、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治

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团队成员四胡还章副主任医师

-就读于第二军医医院,师从吴孟超院士,获外科学博士学位。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秘书长,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临床工作方向主要为肝癌外科、肝移植,基础研究方面涉及肝癌信号通路、干细胞。年完成大肝癌、复杂肝癌切除术约50例,并工作中善于创新探索,采用“不解剖肝门的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中心静脉压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技术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降低了术后发生残肝肝功能衰竭的风险,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此外,通过长期对肝脏恶性肿瘤的相关生物学特性及相关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对包括肿瘤免疫治疗在内的肝癌综合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GUT、Oncotarget以第一作者发表论著3篇,SCIIF共计24分。完成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1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编专著1部。

专业擅长:肝癌的外科诊治及免疫治疗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团队成员五张小进副主任医师

博士。从事肝胆外科及肝移植专业10余年,擅长肝胆肿瘤,胆石症、胰脾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治,精于肝胆疾病的超声介入治疗,完成肝肿瘤射频及氩氦刀消融余例次,PTCD0余例次,福建省内率先开展经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或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等技术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进行术前减黄治疗,有利于创造彻底性的手术的机会;超声引导下肝脏病变的穿刺活检、肝囊肿抽吸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术后胸腹水的穿刺引流、肝脏恶性肿瘤的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无水酒精治疗、术中肿瘤定位等介入治疗及甲状腺良性肿瘤射频消融等。熟练掌握肝胆疾病的腔镜微创技术。现任福建省外科学会青年委员,第一完成人完成福建基金课题一项,主持福建省拥军课题一项。获得军队1等奖、二等奖各一项,福建省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国内统计源论文10余篇。

专业擅长:肝、胆、胰腺、甲状腺等疾病诊治及各种超声介入治疗技术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团队成员六陈永标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年获肝胆外科博士后。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外科学会快速康复学组委员,医院卫生学会微无创分会委员,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从事肝胆外科专业20年,擅长胆结石、肝癌、胆管癌、胰腺疾病及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诊治及腹腔镜微创治疗。为团队中较早开展腔镜下胆道手术、肝部分切除术、胰体尾等微创外科技术的成员之一,积极开展新的微创外科技术尝试,年“复杂种类肝脾腹腔镜的设计与设施”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长期负责肝移植手术中供肝获取、病肝切除及胆道重建等多个环节,共完成余例,为移植团队重要成员之一。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4篇),承担军队及福建省课题3项,获福建省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专业擅长:胆结石、肝癌、胆管癌、胰腺疾病及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诊治及腹腔镜微创治疗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团队成员七杨芳副主任医师

博士。自初本单位肝移植起步阶段就开始承担肝移植术中关键步骤之一肝动脉吻合、移植病人围手术期监护及随访工作。完成各种变异动脉吻合共余例,手术成功率为%,无一例血管并发症;擅长处理各种围手术期急危重症病情,为科室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呼吸机机械通气等呼吸道急重症监护负责人,成功救治多名肝移植术后合并腹腔出血、肝衰、肾衰、心衰的危重病人。年起负责省内最早引入的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并将该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巨大肝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即协助团队创建了“巨大肝癌的精准术式”,拓展了“精准肝切除”的技术应用,临床应用39例,手术成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1年存活率73.3%。在甲状腺、乳腺疾病诊治中强调治病同时突出精细与美观,受到病人一致好评。现任医院学会数字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与转化医学学组委员、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5篇,主持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2项,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专业擅长:肝、胆、胰、脾、甲状腺、乳腺疾病诊治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团队成员八慕宁副主任医师

博士。毕业于医院获肝胆外科专业(肝移植方向)博士学位。从事普通外科、肝胆外科及肝移植相关工作近20年。对肝、胆、胰、脾相关疾病及终末期肝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对相关疾病的常规手术及微创外科手术具有较深的造诣,年完成肝脏恶性肿瘤切除术、复杂胆道手术、及肝外伤重大手术百余例。熟练进行腔镜下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肝部分切除术等微创外科技术。并长期负责肝移植手术中供肝获取、病肝切除及胆道重建等多个环节,共完成余例,为移植团队重要成员之一。

专业擅长:肝、胆、胰腺、甲状腺等疾病诊治。

门诊时间:周五下午

团队成员九蔡秋程主治医师

博士。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从事肝胆胰外科工作10余年,尤其在临床成人肝移植及儿童肝移植方面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长期负责肝移植术中动脉吻合,术后ICU管理及余名移植患者的术后随访工作。完成各种变异动脉、血栓血管的困难吻合共余例,手术成功率为%,无一例血管并发症。同时能够熟练的掌握肝胆胰外科各种常见病的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4篇,主持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现任福建省医学会动物实验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获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专业擅长:肝、胆、胰、脾、甲状腺疾病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名医风采”往期回顾:

★吴可贵:救死扶伤半世纪医路探索心不老

★慕容慎行:行医六十余载,慕容慎行完美诠释全心全意服务好病

★陈良万:福建“换心第一人”的“心”生

★陈江:想做种植牙,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医生的资质!“种植大咖”陈江告诉你关于种植牙的那些事!

★陈幸生:为了保孩子90后妈妈弃掉了一条腿,这样的悲剧希望你不要遇上!

★张榕:福建耳鼻喉科的旗手:两块九治好眩晕顽疾、用手法不开药就治好病......他的神奇让你惊叹!

★江家骥:不怕“烦”的医生把每次问诊当首诊

★张怡元:“骨骼4S店店长”张怡元:带你直击关节重生!

★韩涛:手随心动的生死冒险心尖上的手工艺者

★沈翎:一年要看5万名病人,她能做到让每一个病号的家人满意!医院的沈翎主任点赞!

★王川:是外科医生还是一位“美学家”,王川让女性把健康的美继续演绎下去

★张端强:想了解Angelababy变美的奥秘吗?来听听正畸“大腕”张端强怎么说

★陈燕惠:她是最懂孩子的漂亮阿姨

★胡继芬:危重孕产妇遇到她,就是看到了“生”的希望!每当婴儿降生、产妇脱险,胡继芬教授总是倍感喜悦

★毛厚平:宁愿自己“吃”射线,也要把每一例手术做成精品!毛厚平完美诠释医者的工匠精神!

★王耀东:“做医生我讲良心”王耀东用三十五载诠释肝胆本色!

★张仁川:没有刀光血影的心理“解剖”师

★翁国星:医良则相,从医议政都是“心”的选择

★周辉良:专业解“男题”,挑起男科“独立”,周辉良“迎男而上”

★陈捷:作为我省首位男性妇科医生,开我省妇科内窥镜手术先河,陈捷头顶多项第一

★潘建基:“创业”敢为人先,勇攀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制高点

★肖诏玮:老中医肖诏玮巧用“汤剂”辨证医治儿科疑难杂症,编著榕城中医文书留后人

★王耀东:得了癌症,不等于走上绝路!省立王耀东教授用实例告诉你别被癌症吓死!

★王彪:修复残损,探索美丽,整形外科王彪主任用手术诠释他的美学理念

★王烈:年均1台手术,啃下那么多“硬骨头”的总院王烈主任:每一台手术都好比打一场战!

★朱益华:妙手仁心朱益华只为患者送光明!

★曹华:白塔下“开心”医者以刀作笔“书写”仁

★王和鸣:骨伤名师王和鸣:一辈子潜心做好一件事

★蔡而玮:小科室也有大作为,在肛肠科,蔡而玮一干三十年,始终把患者放在首位,用热爱升华价值

编辑:钟文兴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中医能治愈白癜风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yh/188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