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夫讲堂立春日之养生要诀
今日立春
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春天已经到来
然而冬天的寒冷还未消失殆尽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
立春的“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古语有云
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东风解冻〕"东风解冻"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蜇虫始振〕"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鱼陟负冰〕"鱼陟负冰"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以后,由于阳气上升、万物复苏、大地解冻、气温回升等因素,夜晚发出一种香甜,清新的气味,取代了秋冬季节灰尘、落叶的气味。
春三月,养生总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p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黄帝内经·素问》
立春之后,阴阳之气开始转换,当如何养生?
《黄帝内经》中早已给出了养生的总原则:生发阳气、以使志生、赏而勿罚。
01生发阳气
春为“发陈”,发是指生发,陈指的是旧物。所以春天,是推陈出新的时节。
阴退阳长,阳气开始了由“冬藏”向“春生”的变奏,人也理应顺天地之气,利用春阳生发之机,褪除冬天积蓄的故旧。
所以这段时间,以护阳扶阳为重点,要向一切阻挡阳气生发的事情说不!
而生发阳气,最简单的办法:
一个靠“吃”,一个靠“睡”。
①到了立春,吃的当然不是冬天那些高热量食物了,也不宜再进补了,这个阶段进补稍用力,反而容易产生湿气,阻碍阳气生发。
不妨改吃一些“春菜”:像葱、蒜、芽菜、韭菜等,它们多辛味,是春天生长出来的蔬菜,能提升人体的生发之气,让初春精神抖擞~
②我们之前讲到冬天要“早睡晚起”,利于养藏。而到了立春之后,就要开始“夜卧早起”了。
春天天亮的比冬天早,是阳气生发的最佳时期。如果还赖床,就会压抑阳气生发,整个人一天都蔫蔫的~
02以使志生
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
意思是说,肝就像春天新生的草木一样,喜欢不受约束地生长,一旦被压抑就容易长坏了,生病了。
肝在春季时也更活跃,排浊气、畅气血,肝气起到了引导气血从里向外调动的作用。
如果春季肝得不到疏泄,被压抑了,人就觉得抑郁,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所以《黄帝内经》讲到,要“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就是春天要动起来了,要让情志舒畅。
这些日子虽还寒冷,但春生之气已经来了,建议大家多出去走动走动,观察一下树上新发的嫩芽、提前报信的春花,让胸中堆积的郁气得以舒畅,不负这大好春光。
03赏而勿罚
春天养生,就是顺应“春生”。生发、给予、奖赏,是对春气的护佑,是养生命的生发之机,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学会给与和奖赏,多肯定自己,别在早春,就把这股干劲给泄了气。
小孩子在春天生长得最快,不仅长身体,也是长心智的好时机。如果家长总是谴责小孩的过失,或是严厉的处罚,反而容易浇灭孩子认识世界的热情,让孩子封闭自己,肝气得不到舒利,容易变得谨慎、敏感、害怕交流,是不利于小孩的成长的。
总结一句,春天养生,就是养“生”。睡好觉,多活动,精神放松,这三件事做好了,阳气得以宣达,肝气得以升发,人也能春风得意了~
立春之食俗
咬春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杜甫《立春》诗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咬春之俗最早见于晋代,到唐宋时吃春盘春饼之风盛行,传向民间,更以食饼制菜并相互馈赠为乐。
吃春卷
春卷又名春饼、薄饼,是福州民间流行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立春吃春卷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有喜迎春季、期盼丰收之意。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
立春之养生要诀
一、早起早睡以养肝立春在养生上主要是护肝。在作息时间上,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在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保持心境愉悦。
二、不要过早减衣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冷暖不定,要当心“倒春寒”的侵扰,不要过早减掉冬衣。
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三、防止旧病复发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
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四、多吃韭菜香菜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
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五、少吃补品和减盐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
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六、每日梳头上百《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
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华大夫讲堂今天推荐立春食疗方《五虎汤》
·五虎汤·①新鲜生姜45g;大枣45g(红枣,掰开不用去核)
②葱白1-2根(东北大葱,即京葱,取白色那段,去须,每根切成4段,最后15分钟下);
③核桃6个(个小的用10-12个,打碎带壳入药);黑豆30g(黑皮黄心的为佳),加或不加红糖适量以调味;
加水约ml,煎煮45-60分钟,分多次频服,或分早中晚3次服,不翻煎;
核桃形如脑,与肾主骨生髓相关,
黑豆色黑入肾,核桃、黑豆均补肾气;
生姜、大枣入脾胃;
葱白辛温,色白中空汁液多而入肺胃,肺主皮毛,
所以五虎汤蕴含了阴阳五行的规律,具有温养脾肾先后天两本(扶正),佐以解表散寒(祛邪),所以对于感冒早期,效果非常好!
这五只“老虎”,最擅长的就是对付“初期的风寒感冒”。只要有打喷嚏、流涕的情况,就可以认为是初期风寒感冒。其实,只要有怕风、怕冷、打喷嚏、流鼻涕,还有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不用太纠结于属于风寒还是风热,都可以用五虎汤。注意事项:如果有舌苔黄厚腻、口气很重、口渴拼命喝水、大便干结不通等典型的实热证,这五只老虎就不适合出马了,否则会加重病情。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转眼又是新的轮回
朱镇华教授祝各位朋友:
身体健康,万事大吉!
朱镇华:中共党员、湖南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湖南中医、中西结合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六上午来源:部分来自网络(侵删)
设计、排版:华小编
监制:朱镇华大夫工作室
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yf/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