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神整整较量了60个昼夜,67岁的张阿

8月8日下午,67岁医院艰难度过60个昼夜后,终于康复出院。

“张阿姨是我院首例成功救治的H7N9流感患者,2个多月的抢救治疗,危险重重、九死一生,幸运的是,和死神的这场决斗,我们赢了。”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说起该病人,自豪感爆棚。

(图片由俞玲玲提供)

67岁阿姨放养了十多只鸡鸭,被确诊为重症H7N9流感

今年67岁的张阿姨是湖南人,老伴去世后来姚与儿子一家同住。空闲之余,她在儿子的城东厂区放养了十多只鸡鸭,当作宠物。6月7日,她因发热、咳嗽拟诊“肺部感染”,被送至医院住院治疗。

配图来自网络,文图无涉

6月11日,张阿姨被确诊患重症H7N9流感。接到报告后,市委、市政府和市卫计局领导高度重视,医院全力抢救这名患者,并切实做好各项防护举措,严防疫情扩散。“动用一切资源,全力救治!”医院以院长袁海鸿为组长的H7N9救治领导小组和多学科H7N9救治专家组快速作出反应。

当天,张阿姨被送进重症负压隔离病房。从那一天起,医护人员全副武装,戴上N95口罩,穿上隔离衣、鞋套,戴上防护眼罩及帽子,陪伴张阿姨勇闯过一个又一个鬼门关。

医院医院急医院呼吸科专家进行会诊,共同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

配图来自网络,文图无涉

与死神较量的60个昼夜,医院专门成立抢救小组与特护班

张阿姨刚收到ICU时,病情十分险恶。呼吸衰竭、口唇发紫,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严重、弥漫性间质水肿。肺部病灶一片连着一片,几乎全白,肺功能遭到破坏,无法进行正常的氧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严重缺氧。随时都会因呼吸衰竭缺氧而死亡。

医院快速成立了抢救小组,给张阿姨进行气管插管、装上呼吸机;进行抗病毒治疗,消灭H7N9病毒这个罪魁祸首。对张阿姨所有的治疗都做到个体化及整体化,量出为入,根据张阿姨的实际需求,以液体滴注泵严格控制每分钟液体输注量和补钾量。

配图来自网络,文图无涉

医院护理部也专门成立了一对一24小时特护班,调配全院护理人力进行增援,重症医学护理单元更是精心选派了5名责任心、业务能力突出的高年资护士对张阿姨进行护理。特护班人员每天待在负压病房,身穿隔离衣,戴着N95口罩,一天下来面部都是红色印痕,闷热得几乎透不过气。

病人频发心律异常,护士要吃饭、上厕所,只能让护士长或医生顶班,匆匆扒几口饭再进去。有一段时间,张阿姨氧合时好时坏,呼吸机条件比较高,为了防止张阿姨误吸,护士给她擦大便时,和护工一起抬着擦拭。为了防止压疮,要每2小时给徐阿姨翻一次身,护士的体能消耗量大得无以言表。

配图来自网络,文图无涉

多次遭遇“鬼门关”,医护人员助患者一次次化险为夷

6月15日,医院专家在会诊后,建议气管切开以便更好地进行气道护理。之后,耳鼻咽喉科和重症病房医生冒着痰液和血液四溅被感染的危险,为张阿姨切开气管。

给张阿姨做气管切开(图片由俞玲玲提供)

但病魔来势汹汹,病毒性肺炎导致的肺间质水肿稍有好转,张阿姨又面临着继发细菌感染,长时间患重症疾病又导致张阿姨营养摄取相对不足和遇到严重睡眠障碍。医生们反复讨论和调整治疗细节,护理人员细致护理,帮助张阿姨一次次化险为夷。

(图片由俞玲玲提供)

7月6日,张阿姨的流感病毒指标连续3个阴性,肺部感染也得到了控制,终于解除了隔离,挺过了最艰难的一关。7月11日,她停用呼吸机;7月17日,她转入低危病房;7月30日,她的气管切开处封管成功。接着,医护人员对张阿姨进行了积极的康复锻炼。

“我妈得救了,我们全家人都很激动,她的康复效果超出想象,太谢谢医院的医护人员了!你们对我妈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措施,让她重获新生,体现了你们高水准的医疗水平。”8月9日,张阿姨的儿子吴先生夫妇向重症医学科赠送锦旗,感谢医护人员创造了奇迹。

文字撰稿:余姚日报全媒体记者胡瑾中通讯员陈莹俞玲玲

配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式编排:余姚日报新媒体事业中心徐珊珊

------------------END------------------

余姚日报







































鍖椾含鍝噷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鏈夋晥
琛ラ鑴傜礌浠锋牸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taoqiqi.com/jbby/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